天燈拍攝實用技法

Photo by Wudy
平溪放天燈距今已有百年的歷史,放天燈的意義從古時候的鄉民為了躲避盜賊而以天燈當作警示的訊號,至今已經演變成台灣人民向天祈福的民俗活動。天燈在黑暗的夜空中漫天飛舞的景象,那種幸福與感動很難用言語表達出,當然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攝影玩家們不願錯過這場盛會的原因。想要把的天燈拍的好不外乎是技巧的運用再加上齊全的配備,就能將天燈的特色拍的淋漓盡致。
⊙行前準備
出發前請先規劃好交通工具與路線,可搭乘火車、客運或接駁車,如果想自行開車的朋友,要特別注意交通管誌的時間,詳細的交通資訊可上台北縣政府網站查詢。以往年的經驗來說,施放的地點都是在菁桐國小、平溪國中與十分天燈廣場,這些場地周圍都可找到拍攝制高點,例如:司令台或籃球場的台階等,如果想搶到好位置就要提早中午出發,也可以避開擁擠的人潮。
山區溫度通常較低也較容易降雨,所以要記得穿保暖一點,另外防雨配件是必要的,除了雨衣和雨傘之外,建議可穿雨鞋或是戴鞋套,避免因為鞋子淋濕而造成體溫不足,不僅容易感冒而且也會影響到拍攝的興致喔!最後也別忘了要為心愛的相機準備專屬的防雨套。

如果白天提早去佔位置,距離晚上天燈施放還有一段很長的時間,不想坐在地上等待的人,可以自己帶小板凳去坐。別忘了也要準備一些乾糧和飲用水喔,填飽肚子絕對是第一的要務!另外,山區的蚊子很多,防蚊液也可隨身攜帶在身邊。
 
⊙器材準備
除了數位單眼之外,消費型相機或是手機也都可以拿來拍攝天燈,不過建議以數位單眼為主,畫質與高ISO表現都比消費型相機好,近來流行以單眼相機的錄影功能來拍攝天燈,也是不錯的新玩法。
鏡頭
鏡頭建議以廣角鏡頭或中廣角鏡頭(具大光圈為佳)例如:(16-35mm f/2.8 & 24-70mm f/2.8),長鏡頭可以拍攝遠處熱鬧的舞台畫面,也可將人們喜悅的表情捕捉入鏡,增添畫面的豐富度。
腳架
如果提早去現場卡位,腳架就可變成一個不錯的卡位工具。建議帶一個輕便的碳纖維腳架最好了!輕量的碳纖腳架除了有方便攜帶的作用外,吸震力強的特性,也能保持長時間曝光畫面的穩定。另外,超高腳架也是不錯的選擇,不會因為前面的人擋住畫面影響拍攝,也可提供連人帶景的畫面,可再搭配小鋁梯可方便取景。
快門線
想要拍攝天燈如火海的畫面,曝光時間需要8秒以上,因此用快門線可較好控制時間。使用三腳架搭配快門線也可以避免因為按快門的力量過大而導致畫面模糊。
閃光燈
具超大GN值與齊全的離機閃功能的閃光燈,可拿來作補燈用。如果閃光燈和環境光色溫不一致,可使用矯色濾片來解決的偏色問題,建議可使用閃光燈加上淡橙或橙色矯色濾片,並將閃光燈色溫從5500°K降至4500°K或3300°K。

使用燈光矯色濾片

未使用燈光矯色濾片
⊙拍攝技巧
動態凝結
天燈的移動速度其實很快,須利用高速快門將移動中的天燈固定凝結,這種動態凝結的方式,建議快門速度在1/60以上,還需配合閃燈及透過大光圈或高感光來達到高速快門的目的。
拉曳長曝
還有一個方式就是拉曳長曝,也就是長時間曝光的模式,只要將相機架在腳架上後,將快門使用在8秒以上,並將感光度降到最低,可拍出一遍火海的景象,由您自行依畫面的需求來決定曝光時間的長短。
 
動態凝結 拉曳長曝
⊙注意事項
盡量在沒有光害的地方構圖,也避免與其他人同時間拍攝,才不會受其他人的閃燈所影響。最後,要特別注意風向,天燈垂直的飛上天拍起來是最美的,如果拍攝的位置的風向是朝向自己的話就要特別小心自身的安全。
更多平溪天燈的介紹可參考 平溪鄉公所網站
|